供稿人:周李念 王玲 發(fā)布日期:2018-07-08
人造血管又稱為人工血管,當人體某部位的血管由于血管疾病,如動脈硬化、栓塞或破損等原因,不能保證人體正常供血時,就需要對血管進行置換、搭橋或介入等外科手術進行治療。就目前而言,所用的移植血管多是取自患者自身,盡管有諸多優(yōu)點,但人體自身的血管是有限的,可切除血管很少,且容易造成較大創(chuàng)傷,滿足使用要求的人造血管的研制,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。
近年來,隨著組織工程的快速發(fā)展,人造血管的研究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,而3D打印技術在該領域的應用,人造血管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。
韓國浦項科技大學Ge Gao等人,基于3D打印技術,研制了新型生物墨水,并采用同軸噴頭,成功打印出人造血管,并具有血管的各項功能。
其具體方法分為以下步驟:
首先,配置專用的生物墨水,具體過程如圖1所示。取豬血管組織,去除其中細胞,獲得去細胞外基質,并和海藻酸鈉溶液混合,獲得所用打印材料,隨后在其中加入適量阿托伐他?。ń笛帲⒒烊胄∈髢绕ぜ毎?,最終獲得該專用生物墨水,以待打印。
圖1.人造血管專用生物墨水配置過程
隨后用配置好的生物墨水進行打印,如圖2所示。打印噴頭選擇同軸噴頭,即將兩個直徑不同的噴頭嵌套在一起,向嵌套于外部直徑較大噴頭內通入專用生物墨水,與此同時,向嵌套于內部直徑較小的噴頭內通入混有氯化鈣的普郎尼克F127溶液,該溶液與生物墨水在噴嘴處直接接觸后,鈣離子與生物墨水中海藻酸鈉溶液發(fā)生交聯(lián)反應,使之迅速成膠,從而得到中空管結構,將打印所得的該中空管在37℃、5%二氧化碳濃度下培養(yǎng),即可得到所需人造血管。
經(jīng)培養(yǎng)觀察,內皮細胞生長良好并實現(xiàn)分化,最終成功形成血管組織(如圖3)。
該研究成功實現(xiàn)了3D打印人造血管,如果后續(xù)動物實驗乃至人體試驗能夠驗證這一成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,這必將為現(xiàn)今血管疾病治療提供一種全新的途徑,從而造福越來越多的血管疾病患者。
圖2.人造血管打印及培養(yǎng)過程
圖3.血管組織形成